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纪念文章 正文

【校友纪念文章】陈延福老师杂忆

作者:马燕生时间:2018-10-11

陈延福老师教英三班时间并不算长,加起来好像也就是一两年,但他也是我们的启蒙老师之一。提起陈老师,英三同学没有不熟悉的,尤其是男生,恐怕谁都能讲出几段关于他的逸闻趣事。

初识陈老师,大约是在1968年秋天。那时“文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工宣队成了和平门真正的主人,开批斗会,办学习班,跳忠字舞,接着1969年庆祝中共九大召开,迎接新中国20周年大庆,恢复小学部招生,外附历经劫难后似生机复现。可陈老师的日子却难过了,因家庭出身等问题遭到批斗,被整得灰溜溜的,连英三班都给他开过专场批斗会。陈老师生性耿直倔强,对挨批并不服气,私下一再对同学们解释说,他父亲受过很好的教育,虽曾做过国民觉中校军医,但是搞专业的,没干过坏事,后来也是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的。而他不过是为父亲讲了几句话,就开始倒霉了。那时我父亲也在挨整,所以心里挺同情陈老师的。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的指示,外附和平门校园里到处都在挖防空洞,像个大工地。师生的主要任务除了学毛著搞运动,就是深挖洞。陈老师够不上“专政对象”,但仍要参加“劳改”,被分配带领小三的学生挖防空洞。隆冬时节,天寒地冻,必须用铁镐、钢钎和大铁锤破开厚厚的冻土层,再掘地三米。那时我们只是十三四岁的孩子,不会干活,陈老师就当起我们的“师傅”,边干边指导,同学们仍然尊重他,并没有把他当作“反面教员”。

1969年早春,因父母先后去了五七干校,我成了住校生,开始了一段“自由自在”的住校生活。那时我们这些住校生每天晚上无所事事,不是等着匣子里广播“最新指示”,就是在校园里东溜西窜地“找乐儿”。 有时晚饭后,我们会在小学部食堂外碰到陈老师和夫人于韵秋老师,顺便去他们低矮昏暗而又狭窄拥挤的教工宿舍串门;有时陈老师也会独自来我们狗窝般脏乱的学生宿舍小坐,和我们天南地北地”神侃”。一天晚上他见我们在宿舍里“比武”,便笑道,你们这几下子算不了什么,比我年轻时差远了,不信我给你们露几手。说着,他一口气做了几十个俯卧撑,还像杂技演员那样在一把椅子上做了好儿分钟的倒立。下来后说,你们谁不服谁上。我们当中居然没有一个敢站出来接招。当年的陈老师还不到三十岁,体魄健旺,动作敏捷,身轻如燕,让人不得不服。

1970年暑末附校迁回苏州街北外西院后,我们英三班有陈延福、吴明亮两位英语老师,他们除了教一些英语毛主席语录外,也开始重新教授英语基础知识。两位老师的英语语音功底都非常好,可谓“字正腔圆、音色优美”,我们的正规语音基础训练应该说是由他们开始的。陈老师常说,别看我现在教中学,当年本人在北外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也算是英语系的高材生。我们私下都觉得他多少有点自吹。刚搬到西院,我们对什么都好奇,手是几个同学(本人伙同李勇、赵明、张宝深等)潜入北外办公楼档案室,“调阅”了所有教过英三班的英语老师的档案,发现他们在北外时学习都非常好,陈老师的成绩果真不错,很少有4分。学籍卡照片上的他更是个“英俊小生”,令人顿生敬佩之情。

国庆节后去温泉公社白家疃大队参加“三秋”劳动,也有不少难忘的故事。外附学农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白家疃,英三同学被安排住在村西头的几户老乡家中。当天下午全连没有活动,各排整理内务,陈老师私下叫上我们几人和他一起上山看看。我们先是装模作样参观了村外山坡上建造中的梯田,然后悄悄地溜出村儿沿着山路向高峰进发,翻过几道山梁后,坡越来越陡,路越来越险,羊肠小径渐渐消失,许多地方山势陡峭,沟深百丈,荆棘遍布,必须四肢并用向上爬行。这时几个同学有点儿发慌,胆小的(如本人)想撤退了,陈老师倒像一个有经验指挥官,镇定自若地说,大家不要怕,我们能爬上去就能退下来,有种儿的就坚持到底,大家跟我走,多加小心,安全不会有问题。在陈老师的鼓励和带领下,我们相互关照,奋勇攀登,最后终于到达峰顶。每个同学都是平生第一次爬上如此险峻的高峰,成功的喜悦和兴奋让人把爬山的危险和疲劳完全抛于脑后。举目向四周眺望,峰峦叠峰,层林尽染,秋野无垠,真可谓“无限风光在险峰”!

“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河深海深不如阶级友爱深”。唱着这首歌,我们在白家疃开始了忆苦思甜教育,又是吃忆苦饭,又是开忆苦会,真忙!记得一天晚上,陈老师“莅临”我们宿舍参加忆苦会,请房东贫农大爷控诉万恶的旧社会。在师生一再的启发引导下,沉默了半晌的老汉终于开了口:“那时俺也就像你们学生们这么大,在前门外一间糕点铺子里做学徒,俺们掌柜的对俺可好了,又管吃又管住,也不打也不骂,有的时候还给俺带上几块点心。可现如......”说什么呢,大爷?我们忍不住偷着笑起来。陈老师悟性极好,立马接过话茬儿一脸正色地做总结: “同学们,今晚房东贫农大爷用他的亲身经历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阶级教育课,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万恶的旧社会......”那天晚上的会结束得格外早。

作者:马燕生(1965级小学入学英语班学生)

                                                                                 原稿写于2006年5月巴黎

首页 |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 历任校长简介 | 活动公告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二旗大街19号 邮 编:100085

邮 箱:bwfx_xinfang@163.com    联系电话:82747001   招生咨询:82748820

copyright © 2019 bwfx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推荐分辨率1024x768以上

京ICP备09059553 京公网备110108002683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