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方寅旃,我从2010年开始在北外附校学习,在北外附校度过了从初三到高三的四年生活。一开始,从国际学校转学来的我不太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模式,是附校老师的关怀备至帮助我融入了班级,并顺利的跟上了备战中考的步伐。虽然当时有机会考取其他高中,但是因为自己对北外附校的喜爱,我选择了直升本校高中。
高中开学伊始,我经常会出现因为跟不上学习进度而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学霸也会有这样的经历呀,小伙伴们是不是信心大增了)。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从来不会责怪我,而是抽出时间来认真的与我单独沟通,帮助我解开心结。无论题目难易,老师都会耐心解答。北外附校与许多其他的高中学校不同,虽然我们同样以高考为近期目标,但学校不会实行填鸭式的应试教育,不会盲目的给学生施加压力,而是特别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我们产生对学习的兴趣,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帮我们掌握大量的知识点,用形象直观的方式让我们理解知识的背景,通过给每个人提供适合他自己的学习任务和辅导进行因材施教……当时的我们也许不算是传统意义上的优秀学生,入校时的中考成绩无法与许多示范校的学生相比,但是在这样充满智慧、爱心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里,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了,同学们之间会互相帮助,用尽全力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终,我们在高考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实现了自我的飞跃。即使是高中毕业这么多年后,我依然怀念附校里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情谊,并深深地感谢老师对我们孜孜不倦地教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我高考成绩达到了650分,英语149分,成为当年北京市的英语单科最高分,高考后我成功被自己的第一志愿外交学院的外交学专业录取。本科期间我参加了各种志愿活动、学科竞赛、项目实习,从中磨练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大三时我被国家留基委的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录取,公派到法国里尔政治学院交流学习。在欧洲学习和游历的四个月让我有机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交流,深入了解欧洲国家的政治、文化和历史。之后我获得了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当志愿者的机会,以第一视角见识了大型国际会议的筹备和举办的过程。这些学习和实践经历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决定进一步在相关领域深造。本科毕业后我来到美国芝加哥大学继续攻读公共政策硕士学位,以数据分析和国际政策为专业方向,希望以本科所学知识为基础,提高自己在国际问题研究上的能力,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去。研究生期间,我申请去约旦参加国际冲突研讨会,实地参观难民营,并参加与当地的公共部门领导的座谈会,了解到现实问题的解决过程。
这些学习经历让我明白了国际视野的重要性,让我学会了如何全方位的去分析和客观的看待每一个问题,也让我意识到努力和自律的重要性。离开高中后再没有老师会每时每刻督促自己学习,进入大学时每个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能不能跑得更快更远全靠个人自觉性。不在突然获得的“自由”中迷失自我,才有机会前往更大更远的平台。

(本科时作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志愿者)

(在美国读研究生时的照片)

(在约旦参加国际冲突研讨会)
尽管已经毕业很久,我依然关注着北外附校的动态,看着自己的母校越办越好,我的内心也很自豪。我相信北外附校会继续朝着全方位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语复合型人才。而我们这些母校曾经的学生,如今的校友,也会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继续努力,争取发挥自己的光彩。
最后,想对亲爱的学弟学妹们说: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你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成长。新冠肺炎疫情和中高考延期并不能阻碍你成长的脚步。希望那些有着明确目标的人,无论是否面临质疑,都要相信自己,坚定无畏的向着前方迈进。希望那些还处在迷茫中的人,不要自暴自弃荒废青春,无论什么时候开始努力都不算晚,比失败更让人遗憾的是放弃。祝福所有学弟学妹都能达成自己的目标,为自己的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