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建校60周年纪念活动之际,来自五湖四海的嘉宾从四面八方汇入校园南门。在人流里,有一抹鲜艳的红色让人侧目,那就是来自初中校区的校园志愿者队伍。他们或佩戴绶带,或身着红马甲,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彬彬有礼,引导到场嘉宾。

校园南门、国瑞厅门口,他们随时准备礼貌问好、躬身相迎。

校园东门、博学大道、和美路上,他们身姿挺拔、绽放着美丽的笑容。


国瑞厅内的校史讲解员们已经各就各位,随时为来宾服务。


签名处,两位礼仪人员双手托盘、热情引导。

校友茶歇时间,小引导员给老校友讲述附校新故事,深得老校友赞赏。

隆重的庆典虽已落下帷幕,附校人的奋斗永无止境,校园里那抹红也会一直那么鲜艳、那么美!
【志愿者感言】
“今年是你的生日,北外附校。清晨我们纷纷扑进你的怀抱。”清晨,我哼着自己改编的小曲儿走进校门。北外附校,一所厚重而轻灵的学校。这里有青翠欲滴的草木、错落有致的教学楼、有悠然自得的小牧场……我已经在不知不觉间爱上了您——北外附校。
您匆匆走过60年,我有幸作为志愿者参加了盛大的纪念活动。活动中,我采访了一位72级老校友,老校友向我描述了当年的学校,60年光景,留做记忆中深刻的影像,一幕又一幕串联成线。采访中,老校友对我寄予了殷切的厚望。她说:“你们这些少年,要勤勉读书,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我谨记在心。
记得2018年8月,我从朝阳区跨区进入北外附校读书。一年多来,我感受到了北外附校的风清气正,体会到了学校拼搏进取的学风。学长学姐们经常将笔记或复习资料剪成条,在零碎时间中复习、背诵,就连充饭卡也要口中默念……我试着模仿他们,在课余时间专注于复习。不论暑假寒假,工作日休息日,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我都会专心致志沉浸于学习,定期做各科复习题和作业题,学习成绩稳步提升。在班级中,我敬佩文思敏捷的语文老师,幽默风趣的数学老师,亲切严谨的英语老师,热情洋溢的物理老师,百问不烦的地理老师,真挚动人的历史老师,出口成章的政治老师。
慢慢地,我养成了批判性思维,拥有了质疑的勇气,变得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学习、生活在北外附校我感觉到很幸福、很骄傲。 渐渐地,我脱去了稚嫩的羽毛,变得稳重大方。而今,我更愿意拉开一张张幕布寻找隐藏在幕布背后的答案和真理。
“这里是外交家的摇篮。”沿着时间轴,60年来,北外附校用责任与担当,用心血与智慧谱写出了华美的篇章!“这里是青少年的学堂”,我们应该将大好时光寄给青春,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为北外附校争光添彩,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习爷爷说:“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我们每位同学都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坚持不懈,坚守自己的目标,我们既要追梦,更要圆梦!
今天我以北外附校为荣,明天北外附校必定以我、以你、以我们每一个外附学子为傲!
——初二(3)班 陈佳汇
沧桑砥砺六十载,初心不忘;;薪火相传一甲子,桃李芬芳。
7:30,我踏入校园。附校好像一夜间变了个模样,明德广场上多了两扇“大门”,一下就能感到它们的庄重与壮观。老校友走进这扇大门就像被拉入了回忆一般,望着一张张昔日同学的合影,感慨万分。
自1959年来,每一级都有一段珍贵的回忆,都呈献在这展板之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留去,当年阳光俊郎的少年如今已是学富五车的前辈,与昔日好友重逢,想必他们定是幸福满溢。
倒计时响起,演出开始了,有感人至深的爱国合唱,有生机勃发的健美操,有传承至今的国粹京剧,还有韧性与刚毅并存的武术,无一不在向大家展示着附校的日新同异,使人泪目。
午饭结束后,同级的校友回到了教室休息、叙旧,回忆几十年前的老附校。偶然路过一间教室,我好奇地从门口向内看,竟有老人红了眼眶感叹附校的发展之快,更感叹我们生活在这样好的时代和学校。65级的老校友说,他们那会儿,初一才能学小语种呢,而我们则从五年级开始8年的复语学习之路,还让我们把握机会,珍惜当下。
趁老校友休息,我也开始欣赏校园的美,到了国端厅门口,最吸引我的便是红底金字的签名榜了,全然不同的字体江聚在同一块榜上如此和谐,走近细看:有签中文名的,有签英文名的,还有签各种语种名字的。它像一把火烧烫了我的心,附校是那样伟大,在各行各业培育人才,为祖国默默的奉献。
这时有一个“小钉子”,扎醒了我的心!是一个个语音的召唤,扪心自问,我不能像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般伟大,但我也想尽我所能为国家做点贡献。附校培育出众多人才,我不能只当一个无名小卒,做世界的过客,无人知晓我的存在。我要努力学习,进步,争做优秀的接班人。愿以吾辈之青春,护这盛世之中华。
这次志愿者服务让我了解了附校的辉煌历史、老前辈闪光的履历,更激发了我对学习的兴趣,希望今后的我也能让附校以我为傲,成为附校宝贵的财富!
——初一(4)班 薛一莹
2019年10月20日,北外附校度过了意义非凡的一天——成立60周年纪念日。在这天,我也十分荣幸地来到了学校,成为了志愿者的一员,担任校史讲解的务。
在经过一周的精心准备后,我们的讲解任务十分顺利的完成了。在这过程中,我们看到多少年事已高的老校友在那色迹斑驳的照片前驻足,久久不去,甚至泪润双目。多少校友老交重逢、握手、拥抱,原来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师生早已像亲人一样,那温暖的气氛分弥漫整个国瑞厅。
在后来的引导任务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老校友,他们精通外语、学富五车。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进一步看到老附校的辉煌。
在下午3:00左右本次活动圆满结束。这不仅是一次周年纪念活动,更是一次精神文化的传承,是附校的传承、也是附校人的传承,那红色的精神将在附校中永传!
——初二(1)班陈元畅
10月20日,我校60周年纪念活动,我们初中部的多位同学到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我和其他五多同学责校史的讲解,我们为到场的新老挽友讲解了学校发展历史,看着老校友们在展板上找到自己后欣慰的样子,我的心中也升起一股感慨。
讲解结束后,我们引导校友们就餐,其中有一位资深德语老教师询问了我关于现在学生学习的情识,并对我们宰予厚望。
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附校60周年以来的艰辛和不易,还有老一辈教师对我们的希望,以后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期望,不负使命,砥砺前行。
——初二(4)班 何以佳
建校60周年活动当日,我很荣幸以志愿者的身份来到学校做讲解员。
准备的过程很艰辛,还有背不熟讲解稿的紧张,但看到和蔼友善的老校友之后心里就坦然了很多。在讲解过程中,我认识了一位69级老校友,他向我讲述了当时附校迁址的景象:“一人背一个书包,抱一个小板凳,从和平门走到苏州街”,他还跟我讲了当时老师关心和帮助学生的场景,我感受到了他对附校老教师的感激以及对附校的怀念。
虽然一天的志愿劳动很累,但我感受到了附校六十年来的蓬勃发展,今后我也应该努力拼搏,为附校献出一份力,正如陈琳老教授寄托附校的厚望——“初心永不变,再为世界立新功”。
——初三(10)班 刘锥丽
今年是学校建校60周年,我很荣幸成为了纪念活动的志愿者。作为一名初中生,我们能做的主要就是指引和回答一些关于学校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学校的了解更深了。在这次活动期间,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感觉自己变得更加开朗,并且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初二(9)班 鲁怡菲
建校六十周年纪念活动来临之即,我作为一名小小的志愿者,怀着一颗热情而又激动的心来到了北外附校。一到学校,老师就分发了马甲和授带,穿上前后完全是两种感觉,穿上它代表着一种责任和义务,时时刻刻提醒我工作要认真负责。
上午我接到去帮助老师搬运物品和引导校友的任务,下午继续做引导工作,并和老校友们一起聚会聊天,我们聊了很多,聊到了生活和学习,聊着聊着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爷爷奶奶们还热情地拉着我一起拍照留念,在他们的笑声中,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希望十年后在附校70周年隆重庆典中,也能再次出现我的身影!
——初一(10)班 杨天啸
(供稿:初中部 编辑:王天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