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大事记 正文

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大事记(1959-1988)

作者:时间:2018-09-21

1.附中时期(筹备至学校更名)

1958年4月   北京外国语学院决定开办附属中学,翌年正式成立北外附中,其时仅设高中部,其性质为北外预科.校址在(海淀区苏州街)北京外国语学院西院,李棣华副院长兼任校长,副校长韩铮,主要负责人为副校长韩铮。

1959年9月   首批高一新生入校,共251人,设英语、俄语、西语、法语、德语5个语种班。

1960年9月   第二批高一新生入校,共244人,语种设置与前年相同。

1960年底    北外筹建外国留学生预备学校。因校舍紧张,教育部决定北外附中迁址。

1961年1月   根据外交部关于附中教学应成为“一条龙模式”的指示,北外向教育部报送了增招初中一年级的报告,并提出“将根据师资力量再逐步扩充,从小学办起,准备若干年后将附中逐步发展为完备的十年一贯制学校”。

1961年4月   北外附中由海淀区苏州街北外西院迁至宣武区南新华街2号(原北京师范大学旧址,时为教育行政学院所在)。

1961年9月   第三批高一新生入校,共209人,语种设置和之前相同。

1962年9月   第四批高一新生入校.共221人,取消德语。

1962年底     根据北外第12次行政会议决定,附中定性为“文科性外语中学,其课程设置方针:突出外语课程,保证文科课程水平,照顾理科一般知识”。

1963年5月   教育部在京召开全国14所外语院校负责人及有关省市教育厅局长会议,传达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中央领导的批示和决定:准备在全国成立14所外语学校,同时每所外语学校开办小学部,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直到高中毕业(即为“一条龙教学”)。

2.附校时期(更名后至文革前)

1963年7月10日   北外附中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

1963年8月   为加强对外附的领导.北外成立了由刘仲容、李棣华、罗俊才、熊正阳、王正宁等组成的外附工作领导小组,李棣华任组长。

1963年暑期  学校积极筹备开办初中部及小学部,同时按绝密专业要求,开始在北京市招收小学二年级、小学六年级、初中三年级毕业生。

1963年9月  新生入校报到,三个年级同时开学:高中一年级、初中年级、小学三年级。高一年级97人,初一年级160人,小学三年级151人;三个年级语种设置相同:英语、俄语、西语、法语。

1963年9月  根据教育部《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的相关规定,外附成立了16人校务会议,副校长马占忠、韩铮分别担任校务会议主席、副主席,成员有:李涛、何振歧、崔启瑶、闫鑫泉、王凤宇、张沁、周英珂、王炎森、张福臻、张永彪、张辅仁和汤振海。

1964年元旦  由中国兵乓球队领队张钧汉率领,庄则栋、胡道本等运动员到我校作报告,并在学校南侧礼堂(后拆除,原地建小学食堂)做乒乓球表演。

1964年初     经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批准,外交部拨款70万元在学校南侧建造一幢小学综合楼(兼有教学、住宿功能)及学餐厅。

1964年3月  教育部通知我校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45名留学生,派往法国、意大利、古巴、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国家。

1964年8月  外附第二批新生入校,本届高中停招。初中、小学部人数、班级以及语种设置均与上一年相同。

1964年秋     外交部选调曾远辉为外附校长。

1964年10月   学校组织高、初中同学赴北京西山农场劳动三周。

1965年1月     教育部计划全国选拔留学生640名,派往40多个国家学习38种语言,北京共有130个名额,当中包括外附高中毕业生。

1965年7月     高三毕业生离校,其中4人留校工作。北外附中时期所招收的4批学生迄此均已毕业。

1965年8月     外交部选调齐平为北外附校第二任校长。

1965年8月     初中、小学新生入校,基本情况与上一年相同。

1965年12月   小学部迁入新建小学综合楼。

1966年6月     文革开始,外交部派工作组进驻附校。全校提前放假。

3.附校时期(文革初期至迁校)

1966年8月     文革浩劫波及我校,发生一系列打,砸,批、斗及教师被迫害致死事件。

1966年9月     部份教职员赴丰台区卢沟桥公社,接受“劳动改造。

1966年下半年    中学部学生(及少数青年教师)组成若干红卫兵组织并参加全国大串联。

1967年3月     解放军军训团进校。

1967年夏        解放军宣传队进驻我校,学校开始部份恢复上课,实行半天制上课并走读。

1967年暑假     在反对学校“特殊化”的浪潮中,提出解散小学部。小学部分同学和老师前往外交部(东交民巷33号旧址)静坐请愿,要求不要解散小学部,部分学生家长到场声援。周恩来总理与同学们亲切交谈。

1967年9月      初三法部分同学在首都机场欢迎毛里塔尼亚总统,赠送法文版毛主席语录并现场朗诵,周恩来总理当场给予很高的评价,并与同学们用法语交谈。此后学校全面复课,小学部正常开学。

1967年底        中学部开始毕业分配,少部分人先行参加工作。

1968年8月至  当时外附被称为“老三届”的4个年级:老高三、老初三

1969年初夏     老初二、老初一,共16个班级的同学相继毕业,赴农村、生产建设兵团、工厂、部队。

1968年10月初   小学部师生赴房山县窦店公社参加秋收学农劳动。

1968年10月    北京钢厂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同年末组织在校师生去北钢学工劳动。

1969年6月      小学部师生赴房山县东南召公社,参加三夏劳动并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1969年夏秋     全校师生参加建国20年庆典排练,在天安门广场组字举花,参加广场文艺晚会。

1969年暑期     恢复招生,第一批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招收。根据教育改革的精神,取消招生考试,代之以学校推荐方式,同时要求工农兵子女在招生名额中占绝对比例。

1969年10月初   新生入学,仍为4个班4个语种(英俄西法),共155人。

1969年11月    解放军海军情报部选拔小五(1963年小三)和小四(1964年小三)的15名同学参军。

1969年12月    小五(1963年小三)的6名同学参军(陆军第47军)。

1970年1月     约30名教职员赴宣武区教育局设在顺义潮白河畔的“104干校参加为期半年的劳动。

1970年4月     北外迁至湖北沙洋办“五七干校”,驻北外的解放军、工人宣传队提出附校迁回北外,便于集中管理。

1970年7月     附校从南新华街2号迁回海淀区苏州街北外西院内,部分家具由学生徒步搬运,当时西院内少量校舍仍由北京语言学院使用。

4.附校时期(迁校至文革结束)

1970年夏       开始从小学三年级招生,同时也招收了小学五年级学生(因学制几经改革到高二毕业时,该届在校时间为5年零5个月)。

1970年9月    组建仅两个月的校男子排球队。在教练张度良老师的带领下,打败先前已经获得海淀区中学生冠军的立新中学队,成为新的海淀区中学生男子排球冠军,并代表海淀区参加全市中学生排球比赛。

1970年9月     两届新生同时入校,分别为四年级和六年级除英俄西法之外,增加日语和德语,每届编成3个班,每班由两个语种组成(一班:英德:二班:日俄:三班:西法。

1970年秋       学校组织部份师生编成“教育改革小分队”分赴新侨饭店和四季青公社的田村大队帮助驻地员工或学生学习外语,同时通过“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改造自己。

1970年10月初 学校组织赴海淀区温泉公社白家疃大队学农劳动。

1970年11月   6名小五(1963年小三)同学被海军工程兵征召。

1970年底     三个年级师生(1964、1965年入校和刚入校的六级同学当时编为五连、四连、三连)参加了为期19天的京北山区徒步野营拉练,行程近千里。

1971年初      1963年入学(时称“小五”)学生分配完毕,这是外附小学入学学生的首届毕业生,分配方向杂乱,有工厂、学校、饭店、服务行业等,除学校正式招兵外。也有部分同学自寻门路入伍当兵。

1971年夏      1964年入学(时称“小四”)十几名同学进入北外,融入外院第一批工农兵学员,另有十几名同学进入解放军洛阳外院学习。

1972年初      1964年入学(时称“小四”)学生分配完毕,除进入北外和洛阳军外的部分同学,分配方向与上届大致相同。

1972年2月    小学四年级新生入校(文革中各个学校均改为冬季招生,春天开学,直至文革结束才又恢复秋季开学),共81人,分3个班,一班英语二班俄语,三班西法,从这一届开始改回夏季毕业。

1972年6月    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赠送给中国儿童一只小象“米杜拉”,接收仪式在首都体育馆举行,周恩来总理参加,我校学生代表中国儿童收礼物并用英语致答谢辞。

1972年夏       小三西语的4名同学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部选调,学习克丘亚语。

1972年底      外交部从1965年入校(简称“小三”)学生中选拔20人直接送往8个国家留学。

1973年初      恢复两年制高中,1965级大部分升入高中,其他部分去东升公社插队、部分留校复读。

1973年3月   小学四年级新生入校,共149人,加上日语、德语,从这一届恢复招生考试。

1973年6月   外交部从我校三个年级选拔留学生,1970年入校初一2人,1970年入校小四10人,1972年入校小四3人,派往美、英、法、德、日、墨西哥六国。这批同学1977年陆续回国,又回到外附原来的班级继续学习,和其他同学一起参加78.79年高考。与这12个同学一起派出留学的,还有其它学校的同学,回国后这些同学大部分留在外附学习并参加高考。

1973年9月    1965级英语班参加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的外宾接待工作,其它三个语种的同学到外文印刷厂劳动。

1974年3月    小学四年级新生入校,共142人,情况与上届相同。

1974年夏季   三个年级学生(以1969年入学的为主.1970年入学小四和1972年入学的为辅)参与的小集团“龙虎豹”被学校查处,受到严厉批判。

1974年7月   外附青年教师孙永安参加国务院各部委首批援藏师团,赴西藏北部那曲工作了两年。

1975年3月   小学四年级新生入校,共137人,情况与上两届相同。

1975年4月   首届两年制高中毕业,“小三”大部份人赴四季青公社集体插队,10人抽调北外继续学习,6人留校参加工作。

1976年2月   1970年入校初一高二毕业,除个别人返乡以外,赴海淀区清河公社集体插队。

1976年3月   小学四年级新生入校,共133人,除撤销西班牙语外,情况与上两届相同。

5.附校时期(文革结束至停办)

1977年1月   1969年入校学生毕业,5人参军,除个别人返乡以外,绝大多数人同年3月赴海淀区清河公社插队。

1977年3月   小学四年级新生入校.仅招收49人,只有英、西、日语。

1977年冬      1970年入校小四选10余优异生参加首次高考,由于当时的特殊政策和录取标准差异,这批学生无一被录取,尽管其中部份人成绩远高于录取线。

1978年春      国旅北京分社到我校招收干部,1970年小四10余人通过考试被录取。

1978年暑期  1970年入校小四110余名学生参加78届高考,近70人被录取,10余人由学校联系下乡插队,这是我校最后一批插队学生,其余转回街道自寻出路。

1978年9月   中学一年级新生入校,66人编为个班,设英、法、日、德语。

1978年9月   小学二年级新生入校,从这一届恢复秋季入学,72人编为2个英语班。这一届带有试验性质,是附校唯一一届从小一招生,在校时间整整十年。初三毕业时不少同学报考其它学校高中,致使毕业时仅有39人。他们1988年7月全部离校,附校正式停办。

1979年7月   1972年入校小四高二毕业,5人直接进入解放军南京外语学院,少数人考入国旅参加工作,少数人返乡劳动,大部分人参加高考。从这届改回夏季毕业。学校不再包分配。

1979年9月   中学一年级新生入校,71人,设英、法、德语。

1980年5月   经北外批准,撤销外附“革命委员会”和所属的政工、教改、后勤三个组,实行党总支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责任制,重建校长领导下的校务会议,成立校办公室、教务处、政治教育处和总务处。

1980年9月   中学一年级新生入校.144人,设英、俄、西、法、德语。

1982年春季  “外附楼”落成,这是外附时期在西院唯一的大型土建项目。

1982年暑期   我校首次参加中美学生夏令营活动,16名中学同学参加。

1982年9月   高中一年级新生入校,37人,仅设英语,这是附校历史上人数最少、在校时间最短,也是最后招收的一届学生。

1983年         北外党委决定外附暂缓招生,7月向教育部呈送’关于停办附校,改办外语师资培训部的报告”。

1984年7月   教育部办公厅批复同意:同年8月附校开始转轨,附校在最后一届学生离校前暂时保留校名,同时对外也称为“北外培训部”,除正、副校长外,其他人员不变,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1984年暑假  由青旅组织中美学生暑期夏令营,我校初中几个年级共17名同学参加,美方共有40多名中学生,共同游览了北戴河和内蒙古草原。

1985年7月    1977年3月入校的小四学生高三毕业,1979年9月入校的初一学生同期高三毕业.这是文革后首批高三毕业生。

1985年暑期    我校最后一次参加中美学生夏令营活动,共有10余名中学同学参加。

1988年7月    最后一批学生高中毕业离校,北外附校摘牌,正式停办。


(根据《世界有我们就更美好》摘编)




首页 |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 历任校长简介 | 活动公告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二旗大街19号 邮 编:100085

邮 箱:bwfx_xinfang@163.com    联系电话:82747001   招生咨询:82748820

copyright © 2019 bwfx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推荐分辨率1024x768以上

京ICP备09059553 京公网备110108002683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